2008-07-30

旁觀者效應?

很久以前聽過一個故事
後來也被心理學家發展出旁觀者效應這個名詞...
沒想到這個故事竟然是.....

今天看到這個網頁,發現不但是現在所看的電視新聞需要好好思考真實性!
連已經被拿來當理學教材的案件,原來也要懷疑其真實性.....


摘自:旁觀者效應蒸發,還紐約清白

「個人是英雄,一進團隊變狗熊」的責任擴散理論,應該被重新檢討,強調團隊的正向助力,才是正途!

撰文╱曾志朗


一 開始是嚇了一跳,然後是不敢相信,緊接著是傷心,又是憤怒,最後是無力感不停上升,感到胃部忽然變冷變涼,手心也開始出汗了!這一連串心理的衝擊,是我上 星期讀完三位英國社會心理學研究者合寫的一篇文章之後的情緒反應。因為40年來,為大多數心理學家所相信,也一再在教學時候所引用的一個「眾所周知」的行 為案例,竟然不是「真」的!而環繞著這個案例所衍生、出現在每一本心理學教科書上的金科玉律──所謂「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是否也必須跟著一齊被拋棄呢?

這個被扭曲了43年的謀殺案,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石。所謂「旁觀者效應」指的是個人因為知覺了團體的存在,就把個人本來要參與 某件事的行動力減弱了,換句話說,個人本來擁有的或強或弱的責任感,會經由團隊的被感知(perception)而擴散(diffuse)、減弱,最後消 失了。這個現象在1970年代被研究者廣為宣導,而大家共同舉的例子就是1964年春天發生在紐約市皇后區的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謀殺案,其中最駭人聽聞的是,凶手在路燈通明的街道上公然殺人,而38位住在附近公寓裡的目擊者,沒有報警,也沒有出聲阻止,當然更沒 有人跑出去英雄救美,大家只是眼睜睜看著街頭「上演」類似電視影集的一場「逼真」謀殺劇而已!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在凶殺案發生(3月13日)後的兩個星期(3月27日)報導了這個事件,在頭版頭上劈頭就下了個非常煽情的標題:「38人目 擊謀殺發生卻沒有報警,皇后區女性被殺事件反映的冷漠無情,震驚警界!」文中的敘述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將近有半個小時,住在皇后區的38位平日道貌岸 然、奉公守法的紐約市民,隔窗觀看一位年輕女子在街上被三次追殺,他們在房裡講話的聲音以及偶爾在臥房開燈的亮光把凶手給嚇跑了,但凶手很快又跑回來追上 那名女子,再次舉刀殺人。凶手一再動手的期間,沒有一位市民打電話報警,只有在女子被殺死之後,才有一個人以電話報警。」《紐約時報》的一位編輯根據這樣 的敘述,寫了一本書,叫做《三十八位目擊者》!

因為凱蒂案,加上38位冷漠無情的目擊者,紐約再次被證實是個毫無人情味,到處有罪犯的邪惡冷血之都。這也更增強了生活在擁擠的大都會裡,會產生咫 尺鴻溝的疏離感的說法了。城市必然冷漠,市民因之無情,似乎是證據確鑿,毋庸置疑!接下來重要的科學研究,就是要去找出冷漠無情的原因,這就是「旁觀者效 應」整套理論形成的背景,也就是說,必須要為個人的價值觀及責任感會在「眾人」的場合裡突然消失的現象,找出合理化的解釋;否則平日奉公守法的市民,居然 在有人破壞社會秩序時,沒有積極「護法」的表現,這不是很矛盾嗎?

1970年之後,「旁觀者效應」變成為社會心理學界最負盛名的研究發現,而凱蒂謀殺案和那38位冷漠目擊者的故事,就出現在每一本普通心理學的教科 書上。四十年如一日,沒有例外。總是先頗為詳盡的介紹凱蒂案,再以不可思議的形容詞去描繪那38位目擊者的冷漠行徑,最後以「旁觀者效應」的發現過程及其 理論發展的意涵去說明人性的脆弱!我教普通心理學數十年,每次都要和學生一再討論「旁觀者效應」的「性惡」說,以及「個人是英雄,一進團隊變狗熊」的責任 擴散論。

真的沒有想到,43年後,就有這三位不信邪的研究者,抽絲剝繭的去對照凱蒂案的警方記錄,發現它根本是《紐約時報》記者杜撰有餘、查證不足的想當然 爾「作品」。首先,根本就沒有那38位目擊者,因為兩次(只有兩次,而非三次)追殺行兇的地點,都在比較晦暗而看不太見的街後角,也沒有那麼多有燈光的房 間可以數得出一共有38位站在窗前的目擊者;此外,並非無人報警,是有人打了電話到警察局,但接電話的警員不以為意,「吃案」了!再者,當晚警察趕到時, 凱蒂還沒死,只是重傷,還被送到醫院去急救,最後傷重不治。

更令人吃驚,但也值得研究者警惕的是,有一份非常仔細的報告給忽略了(有心或無意?)。《紐約時報》報導後,有一位對歷史研究非常有興趣的律師,他 認為紐約人再壞,也不可能會如此冷血無情,一定是記者弄錯了,把平日對紐約大都會負面的刻板印象,硬套進街角隨機發生的一件謀殺案裡。他翻遍警察偵查過程 中的各項筆錄,發現記者所說的故事,很多不是事實,充斥著無中生有的情節。嚴重的是,這一份報告並不難找,為什麼1970年代的研究者會對之視若無睹?! 是因為《紐約時報》對凱蒂案的報導,讓當時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者開啟了一扇非常迷人的想像空間,因此才會產生如此離譜的選擇性忽略?而隨後數十年的心理學者 才會在講堂上,根據教科書的記載,一再敘述一個根本不是事實的故事?我們都變成謊言的傳播者!…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7期7月號】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 METAMUSE ] : Code Name Gadge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