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1

從2001到3001

三月份時,我看2001:太空漫遊結果被思涵打斷沒看完(見這裡)。
四月份,我把2001:太空漫遊小說重看一次看完了!
上次買了2010:太空漫遊以後,接著欲罷不能的把"2061"與"3001"都看了一遍!

一次跨越一千年的感覺真不錯啊~!

不過總覺得....太空石板在故事中所佔的份量越來越小....

2001中,分三段,第一段石板如何影響猿人心智!第二段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石板!第三段,去找土星上的石板時發生電腦的喋血事件!除了第一段以外,後面兩段對於太空中的生活有鉅細靡遺的描寫!這本書是在人類登陸月球之前寫的,但是對於太空船之間的描述,非常真實!

2010,故事的大部分都在描寫太空船上的生活,第二批人員打算去木星救回第一次失敗任務的電腦資料!故事還算不錯,拍成電影就沒有那麼好了!不過我還是很想看啊,可惜台灣找不到!英文叫:我們接觸那一年(The Year We Make Contact),中譯叫:威震太陽神!

2061嘛...不知道ㄟ,我覺得故事性上有點像少年科幻了,雖然科技的進展是可以預期的,但是好像變得太容易到有點....廉價!而且我發現亞瑟‧C‧克拉克好像都會有一章跟前一本書的其中一章完全一樣的內容,一樣的描述!


3001.....好像都只是在講3001年的人的生活方式,跟石板有關的只有最後兩章,而且解決方式也太過簡單了吧!雖然也是很好看啦!但是跟太空生活的方式,冒險等等的劇情好像都沒有....



另外,轉載個最近相關的新聞:

天文:卡西尼號新發現:土衛六泰坦可能有地下海洋!


卡西尼號利用雷達測量土衛六泰坦(Titan)的地表特徵來推測其自轉速度的變化,找到支持泰坦可能有地下海洋的證據!      

卡 西尼號[註一]在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間,利用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穿透泰坦濃厚且富含甲烷的大氣霧霾所獲得的影像資料,讓科學家們可以辨識泰坦地表的地形特徵(包含湖泊、峽谷以及山脈)、並標定其位 置。由於其中有19個區域有超過一次的觀測紀錄,因此研究人員可以比較區域內的地標其前後的雷達觀測資料。他們發現這些地標有系統地位移約30公里,若非 有地下海洋存在,很難解釋泰坦的地殼如何能輕易地脫離內部地核、而有此一致的漂移。這項研究成果由John Hopkins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Ralph Lorenz等人發表在2008年3月21日的科學(Science)期刊上。   

分析這些數據,科學家推算泰坦有0.3度的自轉傾角、自轉的速度比同步自轉(synchronous rotation,永遠以同一面面對土星)每年快了0.36度。然而其自轉速度並非保持不變,因為大氣與泰坦地殼間有角動量的交換,又全球大氣循環方向受 到季節變換的影響,因此,泰坦的自轉速度會隨季節而改變。但若沒有地下海洋的存在,轉速的變化會很小甚至是不存在。在觀測期間(2004-2006年)恰 好是泰坦北半球的冬天,若卡西尼能夠延長任務十年,觀察到泰坦春天(2009年)及北半球夏天(2016-2017年)[註二]的自轉速度變化,將能夠驗 證這個理論。   

科學家們推測地下海洋大約位在泰坦地表下70公里處,若能確認地下海洋的存在,再加上泰坦的表面富含有機物質,對天文生物學家而言,泰坦儼然成為一個相當具有吸引力的研究目標,它將能幫助我們瞭解有機物質如何能在冰衛星形成,而地下海洋是否為合適生命演化的環境。

註一: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任務是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以及義大利太空總署 (ASI)所共同合作的一項計畫,於1997年10月15日發射,2004年6月30日進入土星軌道,2004年12月24日釋放惠更斯號探測器,惠更斯 號於2005年1月14日登陸土衛六泰坦。卡西尼號是第一艘進入土星軌道研究土星系統(包含土星環及其衛星)的太空船,惠更斯號更是第一艘登陸其他行星的 衛星的探測器。

註二:當星體的自轉軸與公轉太陽時的軌道面有交角時,使得太陽直射在星體表面位置產生變化而帶來四季。四季的變化週期與公轉週期有關。泰 坦有0.3度的自轉傾角,並跟隨土星繞太陽公轉,所以泰坦四季更迭的時間與土星大致相同,皆為土星公轉一圈的時間29.46年,和泰坦的自轉週期16天比 起來真是久了許多。土星北半球上次的冬天發生在2002年,2009年則是土星北半球的春天,2016-2017年左右則會是北半球的夏天。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 METAMUSE ] : Code Name Gadget 1.1